爱情的世界里,你是如何依恋的?

  爱情,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盛大的话题。“问世间情为何物,直教人生死相许”。到底什么是爱情?在文学作品中,在心理学、哲学、生物学等的专著里,爱情有着不同的定义和解读。它可以是弗洛姆《爱的艺术》里的泛爱,可以是梁祝或者罗密欧朱丽叶里的磐石般的专爱,也可以是佛家说的欲界里贪婪的占有之爱。

  爱情的诸多定义,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似乎并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自己对爱情独特的渴望和体会。

  芸芸众生中,有人“为伊消得人憔悴,衣带渐宽终不悔”,有人“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”,有人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”,等等,等等。看似,这世界有多少人,就有多少种爱情。

  爱情很玄妙。在两个人的世界里,我们该如何自处,如何和另一方共处,也常常困扰很多人。我们想知道自己的爱情模式是什么!我们想知道是什么在支配着我们的爱情!我们想知道原生家庭对我们的爱情关系又有何影响!

  追本溯源,我们又回到了未成年前和父母(或者其他主要抚养人)共同生活的早期。在我们还是个稚嫩的婴儿或孩童的时候,父母就是我们宇宙的能量中心。在我们的眼里,父母是无所不能的,他们代表了“正确”和“真实”。我们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,去理智的评判父母的观点和行为。但是,我们却能从父母对我们的养育细节中,“评判”自己。

  如果父母对我们是温暖的充满关爱的,对我们的身心需求能够及时合理的满足,能在我们需要他们的时候“在那”,我们就“评判”自己是有价值的、值得别人去爱的,父母所代表的他人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,周围的世界是充满爱的、是安全的。当我们形成了这样一套关于人际关系的认知体系(安全的依恋表征),我们的内心便充满了安全感和满足感,才能放开手脚去自由地探索我们周围的世界,才能学会去付出自己从不匮乏的爱。

  相反,如果父母对我们是忽视的、甚至是充满敌意的,对我们的身心需求不能够有回应和适当的满足,我们便“评判”自己是没有价值的、不值得爱的,他人是不值得信赖和依靠的,对他人和这个世界的期望和要求就代表着拒绝和伤害(不安全的依恋表征)。在这样的关系中,我们会慢慢关闭自己的心,以此来避免更多的伤害。我们会逐渐在情感的伤疤周围建立起一堵堵墙,来试图痊愈。可是这些墙在把我们自己锁在里面的同时,也把别人锁在了外面。我们慢慢便失去了和其他人建立亲密的真实的情感的能力。

  我们在幼年时和父母之间形成的这些认知和行为反应模式,对很多人来讲会陪伴终生。它指引着我们对所有人际关系的解读,包括亲人、朋友、爱人、配偶等;它也影响着我们如何去发展和维持和别人的亲密关系。

  当然,没有完美的父母,也没有完美的我们。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对不同的抚养人形成不同的依恋关系。即使对同一个人,我们的依恋表征也可能掺杂了健康和不健康的成分。但是无法否认的是,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典型的最为主要的依恋类型。这是我们在童年期在原生家庭里,对我们和父母之间互动经历的抽象总结和提炼。

  如果我们去问一位母亲,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形成安全依恋还是不安全依恋?我想百分之百的父母都会选择安全依恋的孩子,因为安全依恋代表了进化优势的最大化。可是在成人的世界里,我们并不总是被那些有着安全依恋的人所吸引。在面对伴侣的选择时,我们往往会被那些能够把我们重新带回“童年”或者带回到“原生家庭”的人所吸引。这种倾向就是弗洛伊德所谓的“强迫性重复”(repetition compulsion)。

  我们无意识的要去重复曾经那些熟悉的人际交往模式和场景,不管那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。比如,一个父亲严重酗酒的孩子,她成年后更可能和一个有同样酗酒问题的人走到一起;一个童年饱受母亲苛责的男人,更可能和一个强势挑剔的女人结为连理。究到底,我们潜意识里,希望自己能在新的关系中去修复和疗愈那些旧关系里的伤痛。但是,往往适得其反。

  带着我们幼年时期形成的依恋表征,健康的或者不健康的,我们进入了一段恋爱或者婚姻关系。在两个人相爱的起初,彼此在生活习惯和三观等的差异都会被很好的包容,因为双方都会极力的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。然而,当大家彼此都非常熟悉了,当个人的需求逐渐浮出水面,当生活的压力逐渐变成了焦点时,彼此的差异,哪怕很小,也会变得让对方无法忍受。这个时候,我们最真实的最原始的依恋关系类型便会显现并且发挥作用。特别是当下关系中的某件事,激发了我们潜意识里没有被释放或者疗愈的伤痛,我们的情绪便会失控。我们的过去,就是这样隐秘的入侵着我们现在的生活。

  我们的主要依恋类型或者依恋关系的心理表征,对我们的婚恋关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。它不但影响我们对婚恋关系对象的选择,影响关系的如何发展,而且也影响婚恋关系的如何结束。真因为如此,理解我们自己的依恋类型和行为模式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我们在一段关系中的强项和弱点,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。来看看成人依恋的研究都有那些发现和总结。

  安全型.

  安全依恋的婴幼儿,会把父母内化成一个安全的基地。他们内心感到安全,便对外界无惧。成年人也是一样。安全依恋的成人,内心对自己和伴侣之间的关系充满安全感,相信伴侣能够对自己的情感需求及时回应。这种健康的关系,会让他们能自在的去和外面的世界打交道,去发展自己并且不断的成长。

  安全依恋的成人,当他们的伴侣在面对焦虑压力等情况下,会去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。当他们自己处在同样情境中,他们也会自在的转向伴侣寻去安慰和帮助。他们和伴侣之间的关系,是诚实的、开放的、平等的;彼此在情感上恋着对方,但又保持独立完整的自我。他们非常享受真实的生活状态,对爱情或者婚姻没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和期待。他们对婚恋关系的满意度很高。

  焦虑/占有型.

  这种依恋类型的人,他们对童年发生的很多事情,记得不可思议的清晰。他们在对一件事情,特别是悲伤的事情进行描述时,往往充满了非常多的细节。他们似乎始终活在过去的悲伤里得不到解脱。

  这种类型的人,他们比较专治、控制欲强烈,蔑视规则和权威;他们缺乏耐心、爱挑剔、喜争辩;他们喜欢无中生有,经常以这种方式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。同时,他们可能富于创造性、有激情、敢于冒险、充满魅力。

  在婚恋关系中,焦虑占有型依恋的人,非常渴望拥有一种“假想”的或者“幻想”的爱。他们倾向于把伴侣放在这样虚幻的爱里去衡量。他们对伴侣没有真实的爱和信任,经常感觉对方难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。他们会经常期望对方能够来“拯救“自己,或者来使他们的灵魂变得 “完整”。

  焦虑占有型依恋的人内心缺乏安全感。 他们需要不断的从依附或者粘着对方来填补内心的这个空洞。但是他们对亲密的过分要求,以及对事件的过度反应,会增强他们在关系中的恐惧感,也往往把伴侣推的越来越远。比如,当他们不确定伴侣是否真爱自己,似乎要失去对方的时候,就会采取更加粘附的行动,要求伴侣更多的陪伴和不断的保证。他们甚至于把对方毫不相干的一些行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“歪曲”解读,而这种解读正好验证了他们的恐惧和担心。比如,如果男朋友结交了异性朋友,他们也许会想:“看,他并不那么爱我,他会最终离开我,所以我不信任他是没错的”。

  在婚恋关系中,焦虑占有型依恋的人喜欢喋喋不休的争辩,没完没了的纠结,但是他们很少能够对问题最终释怀。他们的需求总是在不断的变化,总期望伴侣能够知道他们的需求并且来满足他们。他们倾向于喜欢以一种挑剔的苛求的方式来对局面进行控制,但是又依赖于伴侣来维持家庭的运转。

  回避/忽视型.

  这种依恋类型的人,往往记不住或者记不清楚童年发生的事情。这是他们潜意识里自我保护的一种行为。他们的外表可能看起来很冷酷,强烈的自我压抑。他们把情感更多的投注于工作,他们对事业怀有很高的抱负,他们也往往有着成功的事业。在职场中,他们极力避免人际冲突,看似低调实则富于强烈的进攻性。

  回避/忽视型依恋的人,他们在幼年生活里可能体验到了父母的挑剔、不接受、或者情感忽视。所以一点不奇怪,他们成年后对过于亲密的关系会感到不舒服。身体上和情感上都刻意和伴侣保持一定的距离,这是他们在婚恋关系中最典型的特征。他们时常觉得过于亲密的关系是种枷锁和原宥。他们想从关系里脱身,觉得自己可以完全依靠自己。他们十分不愿意去依靠任何人,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,依靠别人意味着脆弱。

  他们更多的关注自己,有丰富的内心生活。他们的内心防御性很强,有能力随时关闭自己的情感。即使在非常能激发情绪的情境中,他们也能关闭自己的感受,不做任何外在的反应。比如,如果伴侣非常的难过并且威胁要离开他们时,他们也许会说“我不在乎”。

  这样的人,他们对独立的过分重视,对依赖伴侣来获得情感满足的否定,其实是种假象。事实上,他们潜意识里,非常需要不断的表扬和肯定,但是他们很少会去直接的告诉对方他们的这些渴求。

  混乱型.

  这种依恋类型的人在幼年时,都或多或少的经历了一些创伤性事件,比如虐待、忽视、或者至亲的死亡等。他们的父母对待他们的需求不敏感、没有回应、前后不一致、更或者是严重的惩罚。这样的成年人,他们往往会有反社会的行为,比如打架斗殴等。他们比较自私、对人没有同情心、控制欲强、拒绝对自己的行为负责、并且忽视规则和法律。他们幼年的创伤,使他们在很多方面,比如情绪、社会、和道德问题上都非常脆弱。这导致他们更可能酗酒、吸毒、虐待儿童、或者犯罪等。

  在婚恋关系中,混乱型依恋的人始终处于一种非常混乱的状态。一方面,他们希望自己的各种需求能由伴侣来满足。但另一方面,他们要去寻求安慰和安全感的人,往往也是让他们恐惧的人,因为他们十分担心自己会受到严重伤害。

  混乱型依恋的人,发现自己在婚恋关系中的情绪经常大起大落。他们较多的体验到两个极端的情感,时常有风暴般的情绪,且难以自控。他们时常担心会失去对方,同时又在如何和对方亲近中无限的挣扎。他们会在感到被拒绝的时候变得很粘人,但是当伴侣回头接近他们的时候,他们又会觉得自己舒服了。这种依恋类型的人,甚至会和伴侣发展出一种虐待型的关系,比如家暴,他们在痛苦的同时却又不愿意离开。

  [via]

评论

Popular Posts

解决部分网站禁止复制内容的js脚本(无需安装插件)

Microsoft 365安装包下载(Office桌面应用)

《活法》作者:[日]稻盛和夫 pdf下载

使用AdGuard的公共dns屏蔽广告

你恨你的亲人吗?

中兴ZTE H618B 路由器固件刷机备忘

腾讯云国内服务器重装系统并设置内网源镜像,docker内网加速镜像等

Bing API PHP Library - 简单Bing API的PHP库

Microsoft Office 2019(含Visio和Project)官方镜像下载

能够触动到内心的一些句子